三进三出同济门 ——记同济校友,加拿大华裔建筑师傅国华
发布者:kfs  点击:2933  上传:2014/7/9 

三进三出同济门

 

——记同济校友,加拿大华裔建筑师傅国华

/曾雯璐

 

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裹着一条格子暗红围巾,目光温和而深邃,笑起来露出一排贝齿,有点孩子气,又不失风度,声音温软而缓和,很明显的吴侬风格——他,就是傅国华,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裁。他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荣誉——“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位建筑师之一”、“上海市最受欢迎的建筑师”、“200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建筑设计师”……是怎样的经历,铸就了这样一个铺满鲜花的人生?

艰苦的本科——“同济很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傅国华是在上海的老房子中长大的。

 

小时候,傅国华就对建筑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敏感。无聊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数对面的房子上那一道道的砖——多少道砖是横着砌的?到哪儿就变成竖着砌了?然后又是横着……这样的游戏他总也不会厌倦。由于父亲从事工商业,常会带他去一些非常漂亮的场所,建筑散发出来的美,深深吸引了童年时代的傅国华。也许就是从这时候起,建筑,走进了傅国华的心里。

 

伴着对建筑的那份朦胧的感觉,傅国华晃过了小学,跳过了中学,一下子站在了大学的门口。填报哪所大学,成为了傅国华第一个人生选择。当时,傅国华的分数可以报全国任何一所大学,由于上海生源必须报一个外地院校,他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生物系。但在体检时,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因为--一个小问题而拒绝了他,于是傅国华进入了同济的建筑学专业。命运,再次把他和建筑联系在了一起,而这一联系,就是一辈子。

 

在同济的生活是艰苦的。那时候,傅国华住在西北一楼朝北的一个寝室,夏天闷热,冬天酷冷。尤其是上海的冬天,那种冷是刺骨的。由于南方没有暖气,整个寝室就是一个“大冰窖”,衣服晾起来不久,就会变得硬梆梆的,上面结了一层薄冰。然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傅国华学习的热情,行色匆匆的校园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男孩,背着大大的书包去上自习。

天道酬勤,大三的时候,傅国华的一篇论文在一次竞赛中获奖了。那一次,整个上海市只有四个人获奖,而他是其中之一。当时,《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了整个过程。得到这个好消息,傅国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报纸给妈妈看。那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生病,看到这篇报道惊喜不已,很是欣慰。儿子,永远是母亲最大的骄傲!

 

傅国华五年大学生活的一个鲜明的记忆,就是北楼。在北楼上课,在北楼自习,在北楼,傅国华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扎实。更重要的是,北楼还记录了傅国华大学时代的最大的爱好,那就是摄影。躲在北楼的地下室洗照片,很是过瘾。着迷地看着一个个影象在手中显现,他觉得世界变得奇妙而难以言语。摄影,伴随着傅国华走过了青涩的大学,给黑白的生活凭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1984年,傅国华毕业了。但他没有像别的同学一样选择留在上海,而是一个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去了深圳。

 

当时深圳特区建设刚刚起步,傅国华相信,在那样一片还大块大块留有空白的土地上,自己一定能打出一片天地来。果然,刚走出校门没多久的他就接手了深圳大学校园建设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是涉世之初的傅国华到了深圳后的最大感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傅国华兴奋不已,今天画完了一张图,明天可能图纸就变成了一栋楼,这样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所以,虽然那时候深圳大学还一片荒芜,虽然那时候深圳大学因为靠海而有很多蚊子很多蛇,虽然那时候每天挣开眼就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虽然……傅国华还是觉得,在深圳的那七百多个日子,是人生中很美好的一页回忆。

 

 

 

甜蜜的研究生——“我要结婚”

 

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深圳的两年,傅国华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一无所知,学校里的学到的知识有时候在实践中根本就行不通,甚至是反着的。这让傅国华有点苦恼——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于是,傅国华决定重新回同济读研。在汕头和陶松龄老师的一次见面,是促使他下定这个决心的关键因素。所以也可以说,傅国华是在导师的召唤下回到母校的。

 

回到上海,回到同济,傅国华如鱼得水。这儿有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熟悉的北楼,熟悉的西北一,还有那些日复一日守护着同济的含情脉脉的法国梧桐……这些,都让傅国华那颗漂浮了两年的心安定了下来。

 

为欢迎他回母校读研,熟识的朋友在他生日的时候为他张罗了一个生日聚会。就在这个聚会上,傅国华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成为他太太的倪文华。倪文华也是同济建筑系的研究生,读本科的时候比傅国华低一届,但由于傅国华在深圳工作了两年,回到学校的时候,倪文华已然成了他的“学姐”。他们彼此都为对方的才情和气质所深深吸引,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爱情,让傅国华的研究生生活明朗而甜蜜。如果在对的时间找到了对的人,那就是幸福,要紧紧地握在手里。于是,傅国华向学校有关部门打报告说——“我要结婚”。但是当时规定,27岁以上的研究生才能结婚。那时候傅国华还不满27岁,怎么办呢?有关负责人委婉地拒绝说:“需要你们学院院长的批复才行。”傅国华笑了,因为他当时的导师陶松龄,就是建筑城规学院的院长;有关负责人一看,还是不行:“还需要你们学院党委总支书的批复才行。”傅国华再一次笑了,因为那正是他入党的介绍人……就这样,傅国华和倪文华如愿走到了一起。

 

在傅国华读博的时候,有一个全额奖学金的申请机会,他想到了出国留学。傅国华的导师戴复东教授,意外地特别支持他出国深造,并为他写了长言的推荐信。但是当时,要出国留学,就必须先退学。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如果退学了奖学金没申请到怎么办?那时候八十年代末,傅国华的家境还无力承担自费留学的费用。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再三思考后,他毅然中断了在同济的博士学业,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这段时间里,傅国华到街道办事处帮忙做事。街道的老太太都对他又尊敬,又怀疑:“一个同济的博士生,为什么会到这儿做事呢?肯定在学校犯了很重大的错误。”这是一种煎熬,不是肉体的痛苦,而是精神的苦闷。

 

人生就是一道一道的槛,跨过去了,就是一笔财富;跨不过去,就是一次磨难。很幸运的是,傅国华赢了。他申请到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住宅设计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北美唯一的建筑全额奖学金——克里夫奖学金。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情开始飞扬,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他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拿着全额奖学金,傅国华在生活条件上要比其他中国留学生好很多。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生活准则:绝不去餐馆打工,也绝不住“地下公寓”,目的是为了从一开始就迫使自己能比一般的留学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无忧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渐渐忘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很明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怎样才会得到认可。在麦吉尔,傅国华依然勤奋如故。凭着在同济打下的扎实的功底,即使语言不通,傅国华在学习上也能游刃有余。《建筑历史》课上,老师画个图形,他就大概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学期结束的时候,傅国华拿到了优异的成绩,老师说了一句话:“我不是来考你英语的,我是考你历史的,只要你关键的几个单词对,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就足够了。”这,就是超越了语言的“语言”。

 

可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还是让刚到异乡的傅国华吃了一堑——导师对于他按照东方人思维方式设计的图纸根本看不懂!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花的等待终会成果,更多的付出同样也换来了日后更多的收获。

 

在同济打下的另一个专业基础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那就是徒手画。徒手画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功夫,这需要长期的培养,从本科开始的培养。同济的传统就是严谨务实,注重基础的培养,当时有一门课程就是徒手画。外国重视意识形态,手头功夫比较差,所以,徒手画就成为了傅国华的绝对优势。漂亮的徒手画,很快让他得到了老师的青睐——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工作室帮忙做事。正是凭借着这些实践经验,拿到学位后的傅国华很顺利地跻身于加拿大的建筑领域,进入加拿大一流的PPA,B+H和赛利建筑师事务所工作。由于设计风格融合了对环境、规划、建筑文脉的重视以及对建筑色彩、形式、高度和材质的关心,渐渐地,傅国华开始在加拿大的建筑行业中崭露头角。

 

所以,也可以说,是大洋彼岸的母校同济,帮助傅国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飞跃。

 

 

回归母校——“我再做您的博士生吧”

 

1996年,在加拿大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傅国华在加拿大B+H工作并回到了上海,他永远的故乡。始终带有一种读书人的浪漫主义想法的傅国华,看到了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看到了上海需要大量的建筑师来一起努力建设一个新的魅力城市。他也看到了,自己应该是这个城市的最好人选之一。

 

上海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她的海纳百川,众多富有激情和才华的人得到了这个城市的垂青。他们在这个城市如鱼得水,付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对于自己的故乡,傅国华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希望能为她再多做一些。

 

在国外的时候,享受克里夫奖学金的留学生每年可获得相当于当时加拿大普通家庭年收入60%的费用,学习条件十分优厚,学费、生活费、医疗费全包。在麦吉尔的日子里,外国同学曾多次对他说:“peter,你拿这样优厚的奖学金,什么时候能够回报呢?”是啊,什么时候能够回报呢?这也是傅国华思索了很久的,不仅如此,他更想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报?他也曾想过设立一个奖学金,帮助建筑专业贫困而又优异的学生,但受益面太窄了。他希望,他的回报可以面向大众,多方受益。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多方权衡之下,傅国华不求任何商业回报,投资一百多万元独立制作了一档知识普及型专题节目——《对话建筑》。让更多人了解建筑,走近建筑。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傅国华一直压在心底的那份眷念。自从回国后,每年春节傅国华都会去看望导师戴复东。在和导师的一次谈心中,博导戴复东又一次提起当年希望傅国华能够帮他完成一本中国的有关机场建设的著作的事,只是时隔境迁,恐怕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了。傅国华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老师,那我再做您的博士生吧。”

 

于是,傅国华第三次走进了同济,为着老师的那个遗憾。他想了却老师的一份心愿,同时也了却自己的一份心愿。

 

周围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甚至有人觉得他无聊,对他说:“傅国华,你好像不需要再用同济的博士学位来装点自己了吧?”对于这些,傅国华都笑而不答。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很认真地完成了在同济的博士学业,出版了一本有关机场建设的书——《现代航空航站楼设计》。

 

在这之前,中国没有完整的中文版的自己的有关机场建设的书籍。为写这本书,他不惜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亲身考察了世界各地上百个机场航站楼,查阅了几乎所有的英文相关文献,结合自己长期在机场航站楼设计工程的实践经验,编著了这一可能是目前唯一的中文汉字版的机场建筑设计的理论指导书籍。这本书不但是写给机场设计人员和航空建设者的,更是写给机场管理者的,是行政当局评估和参照的一面镜子。

 

这本书,是傅国华献给导师的一份厚礼,是献给母校同济的一份厚礼,更是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不知不觉中,傅国华已经与建筑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了。而今,傅国华已步入不惑之年,黑发中也依稀夹杂了白发。但他的事业,依然蒸蒸日上,拥有令人羡慕的前景。无论是在深圳,还是在加拿大,抑或是在上海,一路走来,傅国华一直是微笑着的。一个男人最大的骄傲,也不过如此了吧。

 

“我是一个知足而快乐的人,所以在四十岁的不惑之年,已经没有什么很大的遗憾了。”不善言辞的傅国华腼腆一笑。

 

 

傅国华简介:

 

华裔加拿大建筑师,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1980年,就读同济大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

1990年,获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继续深造;

2001年起主政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任总裁、总建筑师,并在上海开业;

2005年投资创办了电视节目《对话建筑》;

 

在学术上,傅国华撰写了20万字的专业指导书籍《现代航空航站楼设计》,补充了中文机场建设文献的缺乏。

 

傅国华主持的建筑规划设计有: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博方案之一、北美风情上海金山枫泾镇规划、上海中凯城市之光、上海滩花园洋房等。

上一篇: 2006年11月28日傅国华总经理在同济大学演讲

下一篇: “过去、现在、将来——温哥华1986世博会的经验”专家研讨会